2019/08/11 上午12:00:00 欢迎访问。

微信
小程序
职业资格考试网

中国青年报:民营企业能否开办人才市场

2025-07-11 15:06:20 投稿人 : manager 围观 : 评论
编者按

     

     那位1967年2月出生,在23年前代表江苏省人事厅向江苏英才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通知书”的处级官员朱从明,在即将退休之际,荣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被打压5年之后,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苏英才人才市场,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打压20年之久的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能否逃脱被官僚垄断利益集团消灭的命运,我们拭目以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9月23日,江苏省人事厅向江苏英才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通知书”,责令它“撤除在湖南路8号挂出的‘江苏英才人才市场’牌子,禁止以‘江苏英才人才市场’的名义开展活动”。

 

9月28日,江苏英才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将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办一次人才招聘活动。据了解,这是它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人才招聘会,目前已有165家用人单位报名参加。江苏省人事厅的一纸处罚通知,无疑是当头泼了它一盆冷水。目前,已有20来家用人单位要求退款,明确表示不参加招聘会。另有几十家单位来电说“不要给它们预留展位”,这实际上就是退展的潜台词。

 

江苏英才就业服务公司能不能开展人事中介,举办人才市场之类的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呢?

 

  江苏英才公司总经理王庆运说,江苏英才公司是一家今年8月经江苏省劳动厅批准,由江苏省工商局核发营业执照的民营公司,其业务范围是“职业中介服务、劳动服务、人才培训”。9月,他们向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申请举办人才招聘会。9月17日,江苏省劳动厅答复同意他们举办劳动力交流洽谈会。他们最终决定以人才市场的形式,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但江苏省人事厅获悉后,不同意他们举办,原因是: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必须经过人事主管部门同意。他们不但没有经过人事主管部门同意,而且也属于超范围经营。这之后便出现了江苏省人事厅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通知书”。

 

  “人才”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王庆运认为,劳动力是一个大概念,人才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劳动力的一种。“职业中介”和“人才中介”,“劳动力交流洽谈会”与“人才交流洽谈会”,都只是叫法不同,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本质区别。所以他认为,江苏英才没有超范围经营。如果真是超范围经营,也应该由审批部门(即江苏省劳动厅)和营业执照核发部门(江苏省工商局)来查处,江苏省人事厅可以向这两个部门反映情况。人事厅现在直接向企业开出处罚通知,有越权之嫌。

 

  王庆运说,江苏省人事厅不准江苏英才悬挂“江苏英才人才市场”的牌子,有垄断经营之嫌。“人才”和“人才市场”,只是一种行业名词,而不是注册商标,不是哪一家中介机构或政府部门可以垄断使用的。目前,江苏有个省人才市场,是江苏省人事厅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江苏省人事厅不准江苏英才以“人才市场”的名义开展活动,可能是怕抢了它的生意。

 

  江苏省人事厅不同意王庆运的意见。该厅流动调配处的一位同志说,凡事必须按法律办,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必须查处。他说,江苏英才开展人才交流、人事档案代理等业务,必须经过省级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另外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根据《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职业中介是不能办人才市场的。江苏省人事厅也正是根据这些文件给江苏英才下达处罚通知。如果江苏英才不及时纠正,江苏省人事厅就将依法处理。

 

  王庆运对此不服。他说,那几个法规是1994年前后制定的,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人才市场专营是计划经济留下的最后一个堡垒。江苏英才正经受着多头审批、行业垄断和政企不分等多重侵害。王庆运说,不排除最终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正当经营的权利。

 

 
新闻背景
 
从今年5月1日起,南京市已放开人才中介业务,过去由政府独家经营的人才市场格局被打破。根据该市业已实行的《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民营、外资企业只要具备以下条件即可开设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有5名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经纪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不过,虽然人才中介机构开办条件有所放松,但对这些中介机构的限制依然很多。比如,人事代理权并未完全下放,人才中介机构开展人事代理时须经人事部门批准。同时,中介机构举办人才交流会不能以人才市场的名义举办招聘会。但不管怎样,从“垄断”经营到放开竞争,是一次大的跨越,政府部门办的各级人才市场肯定会受到一定冲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